作为百年工匠家族的传承人,我希望通过实践探索解答一个疑问:“钧窑,或者说传统工艺和文化,在今天究竟能够给谁创造什么价值?”


神垕卢家 宗师传承

"宋钧技艺,卢钧流派"

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吕章申

"千年钧窑百年卢"

中国陶瓷设计泰斗 张守智

钧窑始于唐盛于宋,为五大名窑之一。后因战乱技艺丢失。清代因皇室对于钧窑的喜爱,民间多有钧窑仿制,其中主要有广东石佛的广钧,江苏宜兴的宜钧,景德镇的仿钧,以及河南神垕(hou)镇的卢钧。前三者皆以地区或者技法冠名,唯有卢钧,以卢氏家族的姓氏冠之。

资料来源

  • 1
    CCTV-1《卢钧瓷器》2017.06.10 · 中国中央电视台
  • 2
    《中国钧瓷》(国家【十五】规划重点图书)阎夫立 等 · 2005.12 ·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· pp. 335, 342-343 · ISBN: 7-534-93084-7

家训:宁砸器,不砸名

碎瓷堆

卢家传承至今历经近一百五十年,数次破产而后重续,所依仗不过是对于品质的追求。每一件作品在烧制前无不经历完美雕琢,凝聚匠人心血。然而烧成如渡劫,不如意者十有八九。

卢钧工艺

造型

器型示例: 梅瓶
卢家第六代传承人卢三所做《梅瓶》器型

传统经典器型,线条越是简单,对于匠人的功力要求越高。大师级的匠人,造器三千件,气质各不同。

资料来源

釉料

宝石釉质

卢家传承秘方,在复现了传世钧窑的基础上,创造性的加入了钴蓝、玛瑙石、电气石等其他珍贵原矿原料。釉润如宝石,色彩层次丰富,更有独特的光泽和质感。代表作为“卢钧金斑”和“卢钧结晶”。

烧制

传承古窑

传承窑炉,古法烧制。卢钧的传奇釉色目前只能通过传承古法烧制,电烧和气烧均不能复现卢钧作品特有的光泽和质感。

道器意象

"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"

《易经·系辞》

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。每一件卢钧瓷器,都要经历成型、上釉、烧制之后,呈现于世。匠人呕心于成型配釉;烧制成色,则要寄托于天地之间的某种规律;而最终赋予其意义的,是观者和收藏者。

每一片釉色,或可看作星空宇宙,或可看作密林镜湖,其纹理规律,暗合天地至理。然而对于相同的釉色,每个人的理解却多有不同。如同群童观云,或说如白衣,或说如苍狗。各人所观者,不正是自身么?